1、在四十五分钟里求质量,是教学常规的最基本要求,教师要严守上下课时间。不管是上什么类型的课,教师必须在上课前3-5分钟在任课班级门外静候,所用教具仪器应提前送进教室,上课铃响后立即进入教室,师生相互问候后,组织教学,并检查学生出勤情况。上课迟到、下课提前或拖后、中途离开课堂、上课期间接打电话,均视为违反教学常规,要按有关规定处理。在一般情况下,任何人不得在上课时间内找老师和学生。
2、任课教师要重视组织教学,维持课堂秩序,进行课堂管理,对违纪的学生要及时给予批评教育。教师要端正教学指导思想,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根据各专业特点,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将德育寓于教学之中。
3、我们学校的课堂教学,按内容可分为理论课、演示课、实验课、操作课、模拟课、上机课,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把讲、议、示范、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能力培养和专业技能的训练。
4、课堂上要加强直观、形象教学,充分利用投影仪、微机、视听设备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辅助教学。重视实物、挂图、模型等各类教具和实验仪器、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充分利用各实验室、实习车间,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
5、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求教师知识准确、概念清楚、内容熟练。教师讲课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正确处理讲与练、教与学的关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6、教师要练好教学基本功,做到语言简练、生动、形象、规范,富有逻辑性和启发性,演示实验操作正确,板书工整,教态自然,形体语言运用恰当。
7、教师不允许私自调课,并且不管什么原因耽误的课,必须利用自习课或课外活动时间将其补上。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
作业是学生消化、巩固、应用课堂学习内容的主要途径,教师通过批改作业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接受情况,并反馈于教学。
1、每次课堂教学都要根据教学内容布置适量作业,作业量的多少,根据学科特点来决定。
2、布置作业难易要适度,要求要明确,要有必要的说明或提示指导。
3、对作业的批改要及时,做到有批有改、全批全改,作业批改要标明日期,要做好作业批改纪录。
4、对学生作业情况要认真分析,对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纠正。对不交作业的学生,要协同班主任进行批评教育。
5、对作业批改情况,各系要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如发现教师对学生作业只批不改或作业量不足、批改次数不够等,要通报批评,并按有关规定扣除量化积分。(责任编辑:党委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