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向上海工人纠察队发动突然袭击。随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相继以”清党”为名,大规模搜杀共产党和革命群众。蒋介石的反革命政变,得到大资产阶级的支持和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上层人物的附和。人民群众则对蒋介石的叛变进行声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7月15日汪精卫也叛变了革命,国内的政治局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但这次大会没能满足全党的期望。党内占领导地位的依然是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当时还比较幼稚,又处在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领导下,致使革命在强大敌人突然袭击下遭到惨重失败,中共党员从近6万人减少到1万多。 蒋介石和汪精卫叛变革命后,国内政治局势陡然逆转。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中国共产党处于血腥风雨之中,面对着严峻的考验。从1927年到1928年上半年,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害的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2.6万多人。中国革命进入低潮,反革命的力量大超过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被瓦解和消灭的危险。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之后,中国共产党人走上了武装斗争的道路,开始了用枪杆子夺取政权的伟大斗争。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敌委员会的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率领在中国共产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两万多人在南昌宣布起义。起义队伍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战斗,占领了南昌城。随后,根据中共中央的预定计划,撤离南昌,奔广东潮汕地区,准备同富有革命传统的广东东江地区农民起义军汇合,发动土地革命,进军广州,恢复广东革命根据地,并夺取出海口,取得共产国际的援助,重新举行北伐。由于敌我众寡悬殊,长途行军,减员严重,终于失败。保存下来的部队,一部分转移到海陆丰地区,同当地的农民武装汇合;另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入湘南,开展游击战争。 同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党史上所讲的八七会议。八七会议清算了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八七会议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次会议给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不过,这次会议在反右倾错误时没有防止”左”的错误,反而容许和助长了冒险主义和命令主义的倾向。此后,党内“左”倾情绪的发展给中国革命造成很大的危害。 在八七会议前夕,中共中央已于8月制定了《关于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决定在农民基础较好的这四个省举行秋收起义。八七会议一结束,毛泽东就作为中央特派员到湖南去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并领导秋收起义。 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主力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没有赶上南昌起义的原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这支队伍里有不少共产党员;另一部分是湖南平江和浏阳的农军、鄂南农民武装、安源煤矿的工人武装,共计约5千人,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秋收起义的队伍没攻下来大城市,转而奔赴井冈山,从此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卓绝历程。 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又领导了广州起义和其他各地的一些武装起义。武装斗争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南昌起义的一部分力量在朱德和陈毅率领下上了井冈山,实现了朱、毛红军会师。毛泽东在井冈山,进行武装斗争的同时,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蒋介石把朱毛领导的红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毛泽东和朱德等领导红军与蒋介石的军队进行了灵活机动的武装斗争,打退了国民党军队的一、二、三、四次军事围剿。 当朱毛领导的游击战争越打越漂亮的时候,中共中央领导层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和教条主义也越来越严重起来。一方面是”左”倾冒险主义,一方面是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闭眼不看中国革命的实际,只知道奉行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中的教条。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得不到实行,反而备受排斥和打击。又兼敌我寡众悬殊,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第一方面军不得不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而转战陕北。王明的”左”倾错误造成的失败使革命根据地和白区的革命力量都受到极大损失。 (责任编辑:党委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