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腾飞路 职教领风骚 ——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奠基“中国制造”_河南省南阳工业学校
机构一览
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务公开 > 机构一览 >

十年腾飞路 职教领风骚 ——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奠基“中国制造”



  十年来,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工作起薪大幅提高,“毕业就上岗、技能挣高薪”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十年来,职业教育培养了7265万技术技能人才走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他们进入各行各业,成为支撑中国实体经济持续发展的产业大军。

  十年来,职业院校平均每年输送700万拥有相应学历文凭及中级以上职业技能的人才,为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作出了贡献。

  十年来,职业教育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形成了推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思想体系,实现了中国职教持续十年的高速发展。

  职教招生创新高

  如今,云南昆明的王先生心里已经为明年升学的儿子看好了一所职业学校:“我就盼着孩子能上个好的职业学校,学会一门技术,比什么都实在。”随着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主动上门到职业院校求学。这样好的招生情况,10多年前想都不敢想。

  2001年秋末,在四川乐山的某个村子里,连续招生3天的某职校教师胡明终于支持不住了,在村头放声大哭,决定辞职。“招生一无所获。老乡一听我是职校的,门都不让进。所有人都认为,职业学校学不到啥子,娃娃只有考大学才有出路。”胡明说。

  胡明“招生难”的遭遇并非个例。那几年,职业教育的生源下降得很厉害:1999年比上年少招生46.25万人,2000年又少了64.40万人,2001年再次减少14.24万人。与1997年相比,2001年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数的比例分别下降23%和14%。

  如果没有人上职校,“中国制造”靠谁来制造?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周满生看来,“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到2004年底,全国城镇近2.6亿从业人口中,技能型劳动者仅占32.9%,且技术等级偏低,初级工占43%,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而中国的经济增速保持在8%以上,数控技术应用领域操作人员每年需增加100万人左右,汽车维修行业每年需新增30万人,护理人员每年需新增15万人,这些领域的技术人才严重不足,必须靠职业教育来解决。

  黄尧,时任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对当年的情况有两句总结:“矛盾相当突出。一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状况相当突出;二是担负着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任务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缓慢,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2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重申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方针。2005年,温家宝总理再次主持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同年,教育部提出,“力争2005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在2004年的基础上增加100万。经过几年的努力,到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

  职教人奔走相告,“冬天过去了,春天真的来了”。第一年中职扩招就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河北省中职招生40万人,扩招13万人,超额完成3万人;天津市中职招生7.4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数的52.14%;而江苏、山东、河南三省中职招生超过50万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完成了扩招100万人的既定目标。

  之后,招生一路凯歌。到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870万人;2011年,高等职业学校招生又创新高,达324万人,形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

  “有了生源,职业院校才能发展。10年来,职业教育为国家输送了7265万技术工人,大大提升了我国劳动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成为支撑中国实体经济持续发展的产业大军。”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王继平说。

  当年辞职后,在企业干了10年的胡明,今年准备再次回到职业学校当兼职教师:“职教发展,我也有了用武之地。我要把企业里最新的知识带回学校,支持职业教育再发展。”

  国家资助促学业

  10年来,在国家的支持下,职业院校的招生规模越扩越大,来自农村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对其中的一部分学生来说,就读职业院校的第一个门槛,就是钱。如何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加大对学生的资助刻不容缓。

  以中职学生为例,2011年,全国中职学校招收的810万新生中,来自农村的占到总数的90.21%。其中,大约有一半的学生家庭年收入不超过3000元。这些家庭亟待国家的支持、资助政策。(责任编辑:党委办公室)

------分隔线----------------------------
推荐内容